AI+气象与农业——精准预测背后的“数字生产力”

AI+气象与农业——精准预测背后的“数字生产力”

核心成果​​:复旦大学研发的伏羲气象大模型实现全球未来15天逐小时温度、风速、降水预测,极飞科技智能农机系统覆盖耕种管收全环节,AI正成为农业与气候治理的“数字管家”。


​新闻知识要点​​:

  1. 1.​​气象预测精度​​:伏羲大模型通过融合卫星遥感、地面观测与历史气候数据,将短期天气预报的时空分辨率提升至“小时级全球覆盖”,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播种、灌溉与防灾指导(如提前预警强降雨避免农田渍涝)。
  2. 2.​​智能农机系统​​:极飞科技的无人飞机、无人车与智能水肥管理系统,借助精准定位(厘米级误差)与实时远程控制,实现“变量施肥”“靶向打药”,某农场主实测显示每亩地灌溉成本下降40%,产量提升15%。
  3. 3.​​产业升级逻辑​​:AI通过“数据采集-模型分析-决策执行”闭环,推动传统农业从“经验驱动”转向“科学驱动”,同时降低人力依赖(如无人机巡田替代人工巡查),助力粮食安全与绿色低碳目标。

​案例​​:新疆某棉田应用极飞智能水肥系统后,根据土壤湿度与作物生长阶段动态调整灌溉量,单季节水120立方米/亩,化肥利用率提高25%。